>>> longkun road bridge
实践类型:城市
设计团队:Igor Pantic、王廓、Jakub Klaska、杨建涌
项目地点:海口
项目阶段:竞赛
结构顾问:Bollinger Grohmann
Type: Urban
Team: Igor Pantic, Kuo Wang, Jakub Klaska, Jianyong Yang
Location: Haikou
Stage: Competition
Structure Consultant: Bollinger Grohmann
桥是克服地心引力、打破连接障碍的存在;桥是相逢之处、驻留之地和眺望之所;桥是看与被看:人们驱车向北,经过茂密的乡村,进入现代化的城市。龙昆南路步行桥,一个一个,以连贯而独特的姿态,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:地域与摩登,传统与未来。
步行桥理当通过其设计和结构美,将当地自然景观与人工建造融合在一起,将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融合在一起,也将海口的过去与未来融合在一起。
从海口绕城高速进入“龙昆南路”后短短8分钟时间里,所有到达海口的乘客,都将体验从树林茂密的乡村、逐渐到达现代化城区的旅途。 在这个快速的旅途中,三座步行桥逐个呈现。
我们从海南的自然景观、标志性的旅游胜地种寻找设计元素;我们希望新建步行桥,能够呼应当地文化、并带有热带风情。也希望从中国传统桥梁、传统建筑和传统建造技术中寻找可能性。希望新建步行桥在具有科技含量之外,也有中国特色。这些元素,不同程度上,帮助我们推敲出当前的设计,这些设计根植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之中。
龙昆木桥结构设计
这座木桥的结构受到了传统中国木建筑的启发。三个双柱承载连续的普拉特木梁(木裄架的一种)与斗拱形似,普拉特梁由堆叠的木构件成,木梁中穿插斜钢缆。这些构件的组合确保了剪力的传递,从而控制梁的荷载分布。在中间的梁向两侧悬挑桥面和屋顶。
银月桥结构设计
这座人行天桥遵循基于悬臂的静态方案,该方案使两侧独立。该原理允许在路边用焊接钢板建造立柱和甲板,最后将它们连接到中央立柱。栏杆的高度随动量而变化。立面和屋顶由结构式龙门支撑,这些门架在整个屋顶内以及正好在立面内被横梁支撑。